智囊,他既然选择了追随大将军,就应当对他忠心耿耿、义无反顾。
无论前路如何艰难险阻,他都要为大将军出谋划策、赴汤蹈火,哪怕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。
“大将军,一旦汉军的十万大军进攻河东,我军至少需要在黄河北岸部署五万兵马,再加上数万民夫,如此一来,将近有十多万的兵马需要人吃马嚼。不出四个月,并州的钱粮肯定会枯竭!”
阎忠忧心忡忡地提醒道。
李渊听完阎忠的话,心中并未在意。
粮草不足,那便去抢,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吧!
对于劫掠,李渊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。
“上一年孤就已经说过,并州如果钱粮不足,那就劫掠河北,总不能汉军能攻我们,我们就不能攻打汉地吧?”
李渊一脸严肃地看着阎忠,眼中透露出一种决然。
“没错,将河北扫荡一遍,阎主簿您想要多少钱粮就有多少钱粮,总盯着自己眼下的一亩三分地,能种出多少粮食?”
武将一方听到大将军的话后,立刻喜笑颜开起来,对着左侧的阎忠笑着说道。
阎忠听了李渊的话,顿时愣住了,他张了张嘴,想要说些什么,却发现自己竟然一时语塞。
“这……!”
阎忠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,他怎么也想不到李渊会如此直白地提出这样的要求。
“大将军若是如此,日后该如何面对河北百姓?”
阎忠终于还是鼓起勇气,硬着头皮抱拳说道。
他的声音有些颤抖,显然对李渊的决定感到十分不满。
对于劫掠河北这种贼寇行径,作为传统世家出身的阎忠,内心深处是极度反感的。
他从小接受的思想告诉他,要讲仁义礼智信。
对于劫掠这种贼寇行径,阎忠是深恶痛绝的。
以前大将军劫掠河北,实在是迫不得已。
进入并州需要大量的钱粮来支撑,而当时的情况又十分紧急,所以阎忠对于大将军的这一举动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可如今,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。
他们在并州已经扎下根来,成为了一方势力之主,理应以更正面的形象示人。
然而,李渊却依旧要去行劫掠之事,这让阎忠实在无法接受。
这与阎忠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思想完全相悖啊!
李渊听完阎忠的话后,缓缓地转过头,目光落在了阎忠的身上。
他凝视着阎忠,注意到阎忠的脸上浮现出一种纠结的神情,似乎内心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