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义回到老屋时,寒地里的蒙学课才刚散。
姜明收了书册,已往后山踱去。
姜曦与刘子安一前一后,正往学堂那边绕过去,嘴里还叽叽咕咕,不知在讲哪家的轶事闲话。
院子后头,姜亮还杵在寒地那张小凳上,坐得端端正正,神色却早飘出了三尺开外。
寒地外边的斜角上,李文雅也坐得规规矩矩,腰背挺得笔直,眼神却也跟着风晃,时不时眨上两下。
夫妻两个隔着二尺来地,默不作声地大眼瞪小眼。
那神情,活像刚被圣贤经义撞了个满怀,还晕在原地没缓过劲儿来。
方才那一堂课,姜明讲得是得心应口。
李文雅是底子太薄,头回接触这等章句,先是想认真听,后来听着听着,就开始有些发愣。
姜亮那边虽听得认真,奈何文理天分实在天定。
那些拗口的经文从他耳朵边飘过去,仿佛一阵风扫过药圃,药香有是有,就是留不住。
柳秀莲一旁看得忍不住,又好笑又心疼。
终是凑到了二人身前,像是想要提点两句。
怎奈她那点子家学,也就勉强能自己听明白。
有些书理自己能懂,真要讲出来,就只剩“这个吧……你们就当是……呃,他意思差不多是……”的调调。
话头开了仨,理头没扯着一个。
姜义远远站着看了一眼,没出声。
瞧着一家子各自忙活,便也不惊不扰,自顾进了屋。
拐过堂屋,抬手从小榻上把正打着瞌睡的大孙子抱了起来。
小家伙脑袋点啊点的,一副梦还没醒透的模样,唇边还有点口水痕迹。
姜义抱着他,一边轻轻摇着,一边低声哄着。
嘴上念的是逗小儿的话,实则一呼一吸之间,已带了节奏,手指点在娃儿腹间。
“来,跟着阿爷吸气,吸……”
“好……再吐出来……”
一句一句像是在哄睡,其实那气息早已潜潜引导,将最初那套吐纳法悄悄带了进去。
两岁多的娃儿,虽还咿咿呀呀说不全话,可人话已能听懂个七七八八。
只要哄得巧了,便能跟着吐口气、收口气,也算踏上了那条路。
这套法子,是姜家立足的根本所在。
练得早,根就结得牢,日后枝繁叶茂、拔节抽条,也才抽得起。
姜锋这小子倒是争气,骨架生得正,筋骨也紧实得很。
才跟着练了几下,那小小的鼻息就渐渐匀了,肚腹微微起伏,竟也隐隐带上了些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