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的节律。
姜义低头瞧着,眼神里不觉就带了点笑意。
他一边轻拍着孙子的后背,一边念叨:
“唔……你要是比你爹更争气些,阿爷以后都不带骂他了……”
话音未落,小家伙鼻头轻哼一声,像是听懂了似的,嘴角微微一翘。
姜义一乐,指头轻点了点他额头:“你这小东西,倒比你爹鬼灵精些。”
等到屋外几人都折腾得差不多了,姜义才慢悠悠从榻上起身。
走到门边,取出那瓶益气丹,往姜亮手里一塞。
“趁着在家这阵,也别光知道歇着。”
他语气不重,却带着几分理所当然:“你媳妇怀着身子,更得炼炼气,养好底子。”
说着抬了抬下巴:
“有空就领她往山脚那边走走,那地儿灵气厚,人气淡,安静。练不出几层功夫,体会个气息精意,也算不白费这片山水。”
姜亮听着,连连点头应下,神色恭谨,像极了小时候被训时那副老实样。
当下便拧了瓶口,取出一颗丹药喂进李文雅口中。
又扶着她出了门,在那新宅前头后头转了两圈,一边看地势,一边辨灵气,嘴里还不忘念叨:
“熟熟路,改日才好练。”
李文雅倒也乖巧,只微笑点头,任他牵着走,一路不言。
这回姜亮在家,踏踏实实住了个把月。
屋里添了人气,饭桌多了碗筷,连门前那两棵果树也结得比往年多。
可再怎么心宽气足、茶热饭香,到底也拦不住那一纸任命。
文书一道,一锤定音。
姜亮也只能束好袍角,拎起包裹,扯了扯腰带,往陇山县上任去了。
那边宅子早已备下,是成亲那年便置下的,也算成礼成制,不愁落脚。
临走那日,天还未亮透,姜亮便早早起身,拎了两大包药材灵果出门去了。
一包说是送给那位年长些的县尉。
嘴上谦得很,叫前辈,实则心里早打得主意。
“日后教他顶一顶班,我好三天两头往家跑。”
这话他说得光明正大,半点不遮掩。
另几包则封得严实,说是要送给林教头,还有几个旧年间打过照面的老同僚。
人一走,姜家小院倒也没冷下去,鸡还是照叫,灶台照起火。
李文雅挺着肚子,日子过得井井有条。
一早跟着听姜明讲学,听得迷迷糊糊也不落座,只在那儿坐得笔直。
午后便去寒地里打坐磨心,吐纳调息、吃丹打桩,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