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容貌的道士,来到年轻人身旁随意坐下,探臂伸手,左右来回,轻轻拨弄一番。
于是,一座藕花福地的青天云海,瞬间消散。
宁远看的就更为清晰。
现在的藕花福地,与之前已经大相径庭,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天,一个地。
宁远稍稍感应一番,就得知了一个大概结论。
福地的天地灵气,跟当年相比,更加稀薄,几乎是消散一空。
数万里疆域,只有零星几个大岳山头,方才有阵阵灵气升腾。
在这种地方修炼,恐怕就算是惊才绝艳的地仙资质,终其一生,中五境都是奢望。
贫瘠的不能再贫瘠。
宁远瞧出了端倪,问道:“敢问道祖,老观主此举,是为了模仿我那个最初家乡,造就一个末法时代?”
“以末法天地,来推衍一个可能的未来?”
道祖摇头笑道:“是也不是。”
宁远回到先前那个问题,“道祖曾说,老观主在推行我的道,可是我的道,我自己都不太清楚,又如何传道?”
道祖说道:“旁观者清。”
“不过具体清不清,最后能不能证伪,做成一件大事,尚且还是未知数。”
道祖抬起手,指向福地,“宁远,你觉得世间修道之人,是如何修炼的?提升境界,最需要什么?”
“人间一切术法,源头所在?”
宁远略作思索,答道:“灵气。”
他解释道:“道祖只说了人间,只说了修道之人,并未提及远古神灵,所以我就咬文嚼字了。”
“人之修行,得道成仙,其实最主要的,都不是什么天赋资质,还得是天地灵气。”
“灵气的多寡,决定了所有修道之人的上限和下限,天赋再好,倘若没有灵气,一样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。”
“而反过来,要是灵气充斥天地,无所不在,那么时间一长,蛇虫鼠蚁,也有化形成人,甚至是有位列仙班的一天。”
道祖收回手掌,又问,“道之所在?”
宁远回答之前,反问了一个问题,“敢问道祖,依旧是只说人,不提神?”
少年道士点点头。
一袭青衫缓缓道:“道之所在,心之所往。”
“区分三六九等,低的,一心为己,修道路上,杀孽极多,稍好一些的,则是明哲保身,成仙之后,餐霞饮露,不问世事。”
“最后一种……”
顿了顿,宁远说道:“很少,但也很多。”
“诸如当年的那些登天修士,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