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统辖。明清时期,灵寿县长期隶属于真定府,清雍正元年(1723年)真定改称正定,灵寿县属正定府。民国元年(1912年)归属保定道,民国十七年(1928年)废道后直属河北省。新中国成立后,灵寿县隶属河北省,1958年10月与正定县合并,1961年12月重新分县,恢复灵寿县建制,属石家庄地区,1993年石家庄地市合并后,一直隶属于石家庄市。
灵寿县地势呈现西北高、东南低的态势,地貌格局可概括为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,山区面积占比50%,丘陵占38%,平原占12% ,整体地形轮廓呈条状分布,民间素有“灵寿县一条线”的说法。西北山区为太行山脉的延伸部分,海拔较高,部分山峰超过1900米;中部丘陵地带起伏连绵;东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。县内主要河流有滹沱河、慈河、松阳河及其数十条支流,总流域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,占全县总面积的90%以上,年均水资源总量万立方米,其中地下水资源量9251.6万立方米,地表水资源量.8万立方米,重复计算量5471.4万立方米 。
灵寿县自然资源禀赋优越。矿产资源种类丰富,已探明储量的矿藏达49种。金属矿产方面,金矿主要分布于陈庄、寨头一带,探明储量约135.7万吨;银矿集中在寨头、南营地区,探明储量约6.86万吨;铁矿分布较为分散,山门口以北区域探明储量约2605.67万吨。非金属矿产中,云母主要分布在南燕川、山门口,探明储量约133.37万吨;花岗岩在四个山区乡镇广泛分布,探明储量万立方米;大理石分布于丘陵及山区,探明储量万立方米;南营乡的矿泉水品质优良,探明储量约4380吨 。湿地资源方面,全县湿地总面积0.75万亩,占县域总面积的0.47% ,涵盖滹沱河湿地、松阳河湿地、慈河及其支流湿地等类型,湿地内生态系统多样,分布着水塘、沼泽、草地、丛林等不同生态景观,为众多鸟类和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。此外,灵寿县拥有207株古树木,具有极高的生态和文化价值。南营乡车谷坨村的古流苏树树高17.7米,胸围近5米,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;五岳寨景区内的“燕赵第一杨”树高26.5米,冠幅18米,树围4.3米,树龄超千年;南寺村和漫山村的两棵蒙古栎树胸围4米,树高近30米,冠幅10余米,树龄均在千年左右,已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 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在经济发展方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