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三个字仿佛带着血腥的寒气,让他下意识拢了拢衣襟。
“她还不死心?还想搅动风云?”
一个他字,让两位皇子皆是一惊。
不知皇帝的态度,到底如何……
“端王——”
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,目光重新落回李桓身上。
声音恢复了冰冷,却少了几分之前的暴怒和失态。
“即刻调集京兆府、五城兵马司,全城搜捕,大索凶徒……凡形迹可疑者,宁错勿纵……”
李桓拱手领命,伏地磕头。
“儿臣必不负圣恩!”
崇昭帝疲惫地挥了挥手。
“起来吧。朕再给你三日之期!三日内,朕要看到这些魑魅魍魉伏诛,更要一个水落石出。若再有差池,或让朕发现你有半分隐瞒……”
他没有说下去,但那冰冷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失宠、削权、甚至圈禁,都在帝王一念之间。
李桓深深伏地谢恩,再躬身退下。
走出紫宸殿时,天边云层更暗。
寒风灌入领口,他忍不住打了个寒战,发现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。
“皇兄留步。”
李肇不知何时走了出来,立在蟠龙柱下,身姿挺拔。
李桓驻足转身,行了个礼。
“太子有何见教?”
“不敢当。”李肇抬眸望了眼天色,“不过是瞧着皇兄走得匆忙,提醒一句——宫道风大,当心路滑。”
兄弟二人在高高的台阶上,隔着几步的距离,目光短暂交汇。
“多谢太子殿下挂心。”
“你我兄弟,何须客气?请吧。”
“太子殿下请。”
没有剑拔弩张,没有针锋相对。
平静、和煦。
只有无形的较量,在冰冷的空气里弥漫开来。
然后,一个眼神带笑,拂袖而去。
一个垂下眼帘,加快脚步,匆匆消失在宫墙城门。
慈宁殿。
暖阁内暖香馥郁,熏得人昏昏欲睡。
承庆太后一身绛紫色寿字纹常服,正闲适地修剪着一盆开得正盛的白玉簪。
“皇帝在紫宸殿发了好大一通火,斥责端王办事不力,也……疑心太子在其中推波助澜……”
太后的声音听不出喜怒。
仿佛在谈论今冬新进的炭火。
萧晴儿侍立一旁,身着娇艳的海棠红宫装,却藏不住心头的紧张。
她强自镇定,替太后捧过手炉,“端王殿下此番确是失察了。至于太子,那也太过锋芒毕